返回

神帝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二章:一剑惊起如昨日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第七十二章:一剑惊起如昨日

第(1/3)页

.read-contentp*{font-style:normal;font-weight:100;text-decoration:none;line-height:inherit;}.read-contentpcite{display:none;visibility:hidden;}

    林俊相较于那连家四人,虽只是个七星武师,战气修为不足,但胜在底子浑厚扎实,对武师境界更是有着诸多不为外人所道的心得体会。

    这只出柙猛虎,在身后战气化成的战翼瞬间,脚尖轻点地面,身子如离弦之箭激射而出,只在原地留下一片残影。

    其速,犹在施展奔雷步法的林天惊之上!

    林天惊虽然速度远不及修为极深的林俊,但胜在“先走一步”,因此离着这黑袍仅有十米之远,以其奔雷之势,显然是转瞬间即可直刺一剑递出。

    但林天惊此时却是脸色苍白。

    愈是靠近那名黑袍,自己感受到的那股压力也就愈大。

    那股沉重威压感,若浮于头顶之上的一片沉重海洋,死寂,沉重,又透着一股发自心底的绝望感。

    一如当初林天惊落水垂死的那种感觉。

    纵然是靠着奔雷步法的风雷之势略微抵消了那股威压,但林天惊依旧是极不好受。

    更让林天惊有些不解其意的是,自从见到这名黑袍之后,手中这柄无名剑便始终嗡鸣不止。且愈是靠近,便愈是震颤。

    此刻林天惊右剑之上看似青气朦胧,实则在这林家独有的青色战气包裹之下,那柄剑震颤剧烈,以至于让林天惊险些难以握住。

    他一时间有些恍惚,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把剑会有如此剧烈反应。

    此刻与连林俊都不敢言能胜的强敌对战,不容有分毫走神,稍有差池,便是生死立见,但林天惊却破天荒的走了神。

    虽然走了神,但步伐却没有停下。所以依旧是一剑直刺递出,没有迟疑。

    不知为何,眼神略带迷茫的林天惊,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其速越来越快。

    因此与其说是一剑直刺,倒不如更像是闭眼一剑直撞过去。

    “空!”

    旋即,林天惊耳边传来一声极为尖锐的空爆声,犹如炸雷起于耳边。

    林天惊忽然感觉周身呼啸罡风猛然一滞,然后便再无罡风呼啸。

    周遭再无声响,如同死寂一般。

    林天惊闭着眼,一剑依旧一往无前。

    只是片刻,他忽然停了下来,皱了下眉,因为在他算来,这一剑,早该到了黑袍身处,可为何既没有声音,也没有阻拦?

    他微微睁开眼睛,然后随即怔住。

    地处荒凉,身处荒凉。

    一片荒凉。

    林天惊不知为何,竟是来到了一处从未见过的荒凉之地!

    周遭草木枯黄,一望无垠。地面碎石裹风斜走,在昏暗的阳光掩映之下,更显落寞苍凉。

    寒风萧瑟,如妇女呜咽哭诉,显然是一片入冬景象。

    在这里,天高地阔,抬头便是阴沉沉的云层,仿佛触手可及。

    天地之间,仿佛仅存一人,执剑顶天立地。

    都说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”如今林天惊虽然没有身着黑甲,但面对阴沉云层,依旧是有一种孤身一人对抗天地的那种感觉。

    纵然是有些愣神的林天惊,看着这片景色,没来由的有了一股带着孤寂苍凉之感。

    在这股莫名情绪之后,更多的,却是一种难言的豪迈。

    悲壮豪迈。

    他有些迷糊,不明所以:难不成,刚刚那舍生一刺,靠着那股奔雷之势,破开空间,生生撞入了另一片空间!

    他怔怔出神。

    猛然间,地面微微震颤,马蹄声如雷响动。

    他转头身后看去,却见一人座下白马,疾驰而来,顷刻间,便已至了林天惊身后。

    林天惊下意识的右手横剑于前,左手左脚退后一步,躬身防守。

    但那人眼眺远方,眼神坚毅,仿佛丝毫没有看到林天惊。

    然后,就这般“穿”过了林天惊的身体,一闪而逝,如同一具幽灵,透过林天惊,然后出现在林天惊的身后三尺处。

    但同样的,林天惊也借此看清了这人的相貌。

    那人,神情容貌,与林俊有八分相似。

    林天惊怔在了当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北苦寒多冻土,江南迤逦多风景。

    这句话,不只是文人墨客的一句玩笑话,而是对西北苦寒之地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在这里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,充满了萧瑟荒凉。

    最让林厉有些不适应的,还是这个西北的冬天。

    江南的冬日,是阴寒刺骨的冷。因为靠近山水,故而多水汽。哪怕是瀚海这等气候宜人的城市,因靠近柳湖,空气之中湿气极大,因而江南的冷,是那种冷到骨子里的湿冷。

    往往江南冬季,都是在一场大雨之后,温度骤降,冰火两重天。

    但西北的冬日,却是大相径庭。西北苦寒的冬季,是以呼啸寒风为主,夹杂着一分豪迈。

    虽然西北冬季的呼啸寒风,仿佛刀割一般,哪怕是修为极深,依旧是感觉呼吸都能拉的你嗓子疼。若是碰上湿气稍大,则眉宇间都会沾上一层雪白寒气。

    但这种冬季,却偏偏极合林厉的胃口。无他,豪爽尔!

    江南的水汽多,水蕴灵动,故而那般寒气,一点都不爽利;而西北苦寒之地,虽然苦寒,但风就是这般不加掩饰,直来直往,毫不含糊,如一位汉子喝了烈酒,嗓子被烈的极疼,却也极为畅快淋漓。

    烈酒。

    林厉撤去深厚修为,脚下微微用力,也仅是在冻土层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。

    他啧了一声,有些佩服。前人,是如何在这片穷山恶水种出农作,酿出割喉的?

    林厉砸吧砸吧了嘴,忽然嘿嘿一笑:有些想念陪弟弟林俊一起喝烈酒“割喉”的日子了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以往林厉西北的苦寒始终不以为然,但自扬刀策马入边疆之后,走了八千里,看尽了一路上的风景,也看尽了从富饶到荒凉的种种写照。

    越往西北走,就越是荒凉与贫瘠。

    最后的两千里,也同样的看尽了十万大山,以及十万大山之后的那六座雄城。

    他有些感慨,也有些不忿。

    三百年前神皇朝灭,然后枭雄四起,连年大战,流血漂橹,甚至可以说是尸横遍野。不说远的,就算是神皇朝之前,春秋乱战,也远没有后人撰写的《春秋》之中“百家争鸣,群星璀璨”的那么美好。

    没经历过战争的人,根本不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冷漠。

    百姓生灵涂炭,每个霸主的交错战争,致使民不聊生,伤及玄明界根本。

    最可恶的,是那些没有半点风骨的文人,搬弄口舌,为这局面火上浇油。其中,更是有人出卖了人族同胞,与那异族结盟,致使异族入侵,玄明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若非不是释门大慈大悲,举释门之力,念不动明王咒,守住边境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林厉缓缓吐出一口浊气,翻身下马,然后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因为隔得太远,所以纵然他眯起眼睛,也只能看到地平线之上的一个黑点。

    鬼门城。

    若非最后关头,一位武夫一骑当先,整合内部,外铸六座雄城,救玄明于危亡,怕是,整个玄明,早已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林厉蹲下身,轻轻吟诵着连三岁小儿都会的《悲凉镇灵赋》诗句:“漠看人间共逐鹿,青衣落子悲浮屠。”

    浮屠,便是指那些断了香火,断了传承的释门啊!

    “惊鸿一舞,豪杰一骑守国土。”

    林厉一时间有些怔怔出神。

    六千里纵观玄明,两千里长途跋涉,其中更是经历过皇城选赛,妖洞试炼,将这位林家天之架子的心性打磨砥砺的极为透彻,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踏出瀚海,想着凭一把郁鸾刀大杀四方的热血男儿。

    豪杰一骑。曾几何时,他也是想要这般,以一人之力,救玄明于危亡。

    他下意识的左手握住腰间左侧的郁鸾刀,掌心摩挲着刀柄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林天惊“站在”林厉身后一米处,看着他的侧脸,有些不明白。

    虽然隔着仅有一米,看着不远,但两者间的距离,却是沧海桑田。

    因此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。

    就在林天惊思忖之际,忽然,地面毫无征兆的震颤了起来。

    林天惊与林厉同时向后看去。

    身后,三十余骑白袍银甲骑着白马,以风雷之势顷刻而至。

    这三十余骑,人数虽少,气势却极是骇人,自带着一股杀伐气焰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些人,虽然银甲锃亮,但依旧是夹杂着一些难以洗净的暗红之色。其中更是有几位银甲之上,刀痕累累。这些人,显然是常年在血水刀尖中趟过,以至于身上的铠甲都浸染了血色,洗都洗不去。

    这些人,要杀多少异族,才会有这等冲天血气!

    这三十几人在临近林厉之后,极为默契的勒马而停,然后齐齐下马。

    动若雷霆,静若处子。从动转停,只是须臾之间。显然这些人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,绝非一般老卒可比。

    斥候,自古便堪当军中侦察兵,专司伺察望敌情,用于大军行军途中或扎寨之时环伺周围,进可侦察前方敌情,退可护守大寨,谨防偷袭。故而斥候又称“探子”,寓意“打探军情”,在任何一支军中都是极为重要的。

    寻常斥候做的也不只是侦察敌情那么简单。如在行军方面,他要到战地附近打探消息,关于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,水源、道路均要画成详细军事地图。是否要找先锋队有山开路遇水搭桥,也需要极强的预判能力。

    斥候对格斗和武器的掌握也必须强于寻常校伍,还需要善于隐藏。

    可以说,每一个斥候,均是军中极为拔尖的人才。

    但同样的,这斥候,因其性质,死亡率极高,故而才会有“军中斥候最先死,断刀断弩为谁鸣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两军相遇,必先死斥候。这句话,堪称一字百命啊!

    军中惯例,斥候五人一组,十人一队,五十人一标。往往一战下来,斥候十不存一。

    看这只队伍,本应该是五十人整,如今只剩下三十余人,可见战损之惨烈。

    这三十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qduo.com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